98岁老人患白内障,高难度手术让老人重见光明
1920年出生的赵老爷子,如今四世同堂。虽然年事已高,但仍能每天下楼遛弯。3年前老人家右眼失去视力,生活视力完全依赖左眼。子女劝老人家去医院系统查查,老爷子觉得已经这么大岁数了,没必要。最近一段时间,老爷子左眼看东西也模模糊糊了,吃饭时会碰翻碗碟,下床需要扶着床沿,遛弯回来即使低头也看不着拖鞋。
在子女的坚持下,赵老爷子到市三院眼科就诊。
眼科专家邹吉新主任为老人做了检查,发现老人家双眼白内障,右眼继发性青光眼,已经失明。老人仅有视力的左眼,视力仅为0.06。根据晶状体核的硬度来看,老人患白内障已经有年头了。
经过详细检查,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眼部情况均符合手术指标,但由于老人年龄偏大,治疗较晚,白内障较为严重,晶状体核度硬达到4级核,加上老人瞳孔小、耳聋等因素,给手术带来了较大的难度。
老人家自己比较紧张,术前准备洗眼之后,话都说不利索了。进了手术室,邹主任一边大声安慰老人,一边仔细操作,只用了十分钟,即顺利完成了手术。
白内障手术有年龄限制吗?
据邹吉新主任介绍,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的年龄没有要求,上到百岁老人,下到几个月的孩子,只要是眼睛和身体条件达到白内障手术的标准,都是可以做白内障手术的。
晶状体老化、遗传、免疫与代谢异常、辐射等,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,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,导致白内障。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年龄的因素。
在市三院白内障中心,五六十岁以上的患者比较集中。一般来说,晶状体核硬度一般在4级以下,都可以通过超声乳化的方式完成手术。如果晶状体核硬度达到5级,只能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换上人工晶体。
白内障不治疗有风险
邹吉新主任提醒,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惟一真正有效的方法。手术时间短、痛苦小。患了白内障,拖着不做手术治疗是有风险的。白内障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初发期、膨胀期、成熟期和过熟期。在膨胀期,由于晶状体膨胀,前房变浅,少数病人可发作青光眼,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;而过熟期白内障,会因为晶状体的乳化和囊膜通透性的改变,引起晶状体溶解性性葡萄膜炎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。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白内障手术的效果,还可能导致失明,及早施行手术就能减少这些风险。
1.8毫米微切口技术高端
邹吉新主任介绍 ,白内障手术从上世纪90年代的6毫米切口,到2003年的3毫米小切口,然后到如今的1.8毫米的微切口,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目前,1.8毫米至2.2毫米的微小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,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。与以往的白内障手术比较,患者创伤更小,术后恢复更快,角膜散光更小,聚光性更好。
另外,随着新型人工晶体的日趋完善,一次白内障手术还可同时解决患者老花、近视等屈光不正的问题。白内障的治疗不仅是防盲治盲,更是提高患者的视功能、视觉质量。(要闻聚焦)
宣传科 供稿